| CAS Number:1214-39-7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73762 | 6-芐氨基嘌呤; 6-(N-芐基)氨基嘌呤  | 
| 英文名:53939 | Benzyladenine | 
| 別名: | N-Benzyl-adenine; 6-Benzylaminopurine; N-(Phenylmethyl)-1H-purin-6-amine; Benzyl(purin-6-yl)amine  | 
| 分子結構: | 
  | 
| 分子式: | C12H11N5 | 
| 分子量: | 225.25 | 
1214-39-7  | |
| EINECS登錄號: | 214-927-5 | 
| InChI: | 1S/C12H11N5/c13-11-10-12(15-7-14-10)17-9(16-11)6-8-4-2-1-3-5-8/h1-5,7H,6H2,(H3,13,14,15,16,17) | 
| 物理化學性質 | |
| 熔點: | 229-233ºC | 
| 性質描述: | 6-芐氨基嘌呤(1214-39-7)的相關性質如下: 1、熔點228~230℃。 2、白色微針狀結晶或粉末。 3、可溶于酸、堿,難溶于水。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穩(wěn)定。 4、雄大白鼠經口LD502965mg/kg,雌大白鼠經口LD501005mg/kg。 毒性: 急性口服毒性LD50(mg/kg):小白鼠為1300;大白鼠>5000。對兔眼和皮膚無刺激。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24/25:防止皮膚和眼睛接觸。  | 
| 危險類別碼: | R20/21/22:吸入、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有害。  R36/37/38: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 
| 其他信息 | |
| 產品應用: | 6-芐氨基嘌呤(1214-39-7)的用途:  | 
| 生產方法及其他: | 6-芐氨基嘌呤(1214-39-7)的制備方法: 可以次黃嘌呤為原料,經氨化、氨解反應制得。 也可由腺嘌呤、氫氧化鉀與苯甲醇(或芐胺)反應,經結晶、抽濾、干燥得產品。 質量指標(參考標準): 含量≥98.0%;熔點226℃;紅外光譜與標準譜圖一致;雜質用薄層法無檢出。 劑型: 0.5%膏劑;乳油;1%、3%水劑。 注意事項: (1)避免藥液沾染眼睛和皮膚。 (2)無專用解毒藥,按出現癥狀對癥治療。 (3)貯存于陰涼通風處。 分析方法: 產品分析可用高效液相色譜,以陽離子交換樹脂柱進行分離測定。  | 
| 相關化學品信息 | |
| 固藍BB N,N-二羥乙基苯胺 1-芐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 蒽 4-乙氧基-3-甲氧基苯乙酸 藜蘆醛 2-萘磺酸 癸酸環(huán)戊基甲基酯 3,4-二甲氧基苯乙胺 N,N-二乙基-4-氨基苯甲醛 2-萘氧乙酸 4-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 托品醇 4-氯-2-芐基苯酚 3-甲基苯甲酸乙酯 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2,4-滴丙酸 3-(乙基氨基)-4-甲酚 N-哌嗪甲酸乙酯 alpha-甲基苯甲醇丙酸酯 二苯甲;淄 尼泊金乙酯 苯甲酸芐酯 四硫化雙五亞甲基秋蘭姆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胡椒醛 2-甲氧基-5-甲基苯胺 吲哚 嘌呤 5-降冰片烯-2-羧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