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55179-31-2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89745 | 聯(lián)苯三唑醇; 雙苯三唑醇; 1-聯(lián)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 |
英文名:69921 | Bitertanol |
別名: | (1RS,2RS; 1RS,2RS)-1-(Biphenyl-4-yloxy)-3,3-dimethyl-1-(1H-1,2,4-triazol-1-yl)butan-2-ol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分子式: | C20H23N3O2 |
分子量: | 337.42 |
55179-31-2 | |
EINECS登錄號: | 259-513-5 |
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 | |
性質(zhì)描述: | 該品為無色晶體。熔點(diǎn)118℃。 |
安全信息 | |
危險(xiǎn)品運(yùn)輸編號: | UN2811 |
其他信息 | |
產(chǎn)品應(yīng)用: |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作用機(jī)理: 主要是抑制構(gòu)成真菌膜所必需的成分麥角甾醇,使受害真菌體內(nèi)出現(xiàn)甾醇中間體的積累,而麥角甾醇則逐漸下降并耗盡,從而干擾細(xì)胞膜的合成,使細(xì)胞變形、菌絲膨大、分枝畸形、生長受抑制。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防治對象: 為廣譜、滲透性殺菌劑,具有很好的保護(hù)治療和鏟除作用。對銹病、白粉病、黑星病、葉斑病均有較好的防效。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使用方法: 1、花生銹病、葉斑病的防治。每次用20%乳油900~1350ml/hm2或30%乳油600~900ml/hm2對水噴霧,間隔期12~15天,共噴2~3次。 2、蘋果、梨黑星病的防治。于病害初發(fā)生時(shí)開始噴藥,藥液有效濃度125mg/L,間隔17~20天,共噴4次。 3、觀賞植物病害的防治。于病害初發(fā)生時(shí)開始噴藥,銹病用0.0375%濃度,白粉病用0.03%~0.0375%濃度,大褐斑病用90~180g有效成分/hm2,對水噴霧,間隔17~20天,共噴4~5次。 詳情請看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制備方法: 1-聯(lián)苯氧基-l-1H-1,2,4-三唑3-,3二甲基丁-2-酮在甲醇中用硼氫化鈉(NaBH4)在室溫下還原12小時(shí),或者用甲酸、三乙胺還原,均可制得雙苯三唑醇。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注意事項(xiàng): 1、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AKI)0.01mg/kg(拜耳公司)。 2、本品應(yīng)放在遠(yuǎn)離食物、飼料、家禽和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如發(fā)生中毒,應(yīng)對癥治療。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分析方法: 1、產(chǎn)品分析。用氣相色譜法。 2、殘留分析。用丙酮:水=2;1混合溶劑提取后以凝膠色譜法凈化(聚苯乙烯凝膠),最后用帶氮選擇性堿鹽焰離子化檢測器的氣相色譜儀測定。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降解代謝: 作物中的最高殘留量(MRL):花生1mg/kg(澳大利亞)、0.05mg/kg(南非);菜豆0.1mg/kg(南非)、0.5mg/kg(南期拉夫)。 雙苯三唑醇(55179-31-2)的允許殘留量: 雙苯三唑醇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ADI)拜耳公司的推薦值是0.01mg/kg。作物中的最高殘留量允許(MRL)在花生上澳大利亞規(guī)定為1mg/kg,南非推薦為0.05mg/kg;在菜豆上南非推薦為0.1mg/kg南斯拉夫推薦為0.5mg/kg。 詳情請看 |
相關(guān)化學(xué)品信息 | |
左旋甲狀腺素鈉 三碘代甲狀腺素鈉鹽 3-甲氧基-4-羥基扁桃酸 苯甲酰胺 異煙酸 鹽酸腎上腺素 倍硫磷 硫酸阿托品 4-甲氨基苯酚硫酸鹽 氯己定 硝化甘油 4-甲氧基苯乙胺 恩比興 白消安 N-甲基鄰苯二甲酰亞胺 鹽酸萘甲唑啉 1-萘異硫氰酸酯 地諾前列素 6-氨基青霉烷酸 1,2,3,4-四氟苯 二甲硝咪唑 鄰氨基苯乙酮 鄰硝基苯甲酸 偏苯三酸酐 丹皮酚 鄰甲基氯化芐 1-萘胺鹽酸鹽 櫻黃素 豆苷 9-甲基-9-氮雜雙環(huán)[3.3.1]壬-3-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