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74-89-5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56427 | 甲胺; 氨基甲烷; 混甲胺; 一甲胺; 伯胺 |
英文名:36604 | Aminomethane |
別名: | Monomethyl amine (anhydrous; anhydrous methylamine; carbinamine; mercurialin; methylamine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
分子式: | CH5N |
分子量: | 31.06 |
74-89-5 | |
InChI: | 1S/CH5N/c1-2/h2H2,1H3 |
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 | |
性質(zhì)描述: | 在常溫下為無色有氨臭的氣體、或液體。易燃燒,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5%-21%(4.95%-20.75%)。相對密度0.662,熔點(diǎn)為-93.5℃,沸點(diǎn)為-6.3~-6.7℃,-19.7℃(53.3kPa),-32.4℃(26.7kPa),-43.7℃(13.3kPa),-73.8℃(1.33kPa),分解溫度250℃,閃點(diǎn)(閉杯)0℃,自燃點(diǎn)430℃,蒸氣壓(25℃)202.65Pa,臨界溫度156.9℃,臨界壓力4.073kPa,折射率1.351。液化后發(fā)煙體,比氨具有更強(qiáng)的堿性。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12.5℃時1體積水能溶解1154體積的甲胺氣體,25℃時能溶解959體積。在25℃100ml被飽和的苯溶液中含甲胺10.5。溶于醇、醚。一般商品為30-40%水溶液。40%一甲胺水溶液沸點(diǎn)49.4℃,閃點(diǎn)-9.94℃,相對密度0.904,蒸氣壓(20℃)37.330kPa,粘度(40℃)0.0015Pa.s。 |
安全信息 | |
安全說明: | S16:遠(yuǎn)離火源。 |
msds報告: | 氨基甲烷msds報告 |
其他信息 | |
產(chǎn)品應(yīng)用: | 甲胺有廣泛的工業(yè)用途。一甲胺可作醫(yī)藥(激活、咖啡因、麻黃素等)、農(nóng)藥(西維因、樂果、殺蟲脒等)、染料(茜素中間體、蒽醌系中間體等)、炸藥及燃料(水膠炸藥、一甲肼等)、表面活性劑、促進(jìn)劑、以及橡膠助劑、照相化學(xué)品和溶劑等的原料。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工業(yè)上甲胺用甲醇和氨在高溫下通不定期裝有活性氧化鋁催化劑的轉(zhuǎn)化器來合成,但甲基化反應(yīng)并不停止在一甲胺階段,因此所得到的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混合物?刂萍状己桶钡谋壤,使氨過量,并加水和循環(huán)三甲胺有利于生成一甲胺和二甲胺,當(dāng)氨的用量為甲醇的2.5倍,反應(yīng)溫度為425℃,反應(yīng)壓力2.45MPa時,可獲得一甲胺10-12%,二甲胺8-9%,三甲胺11-13%的混合胺。 由于在常壓下三甲胺與氨及其他甲胺形成共沸物,所以反應(yīng)產(chǎn)物采用加壓精餾和萃取精餾相結(jié)合的分離方法。以生產(chǎn)1t混合甲胺計算,需消耗甲醇1500kg、液氨500kg。 據(jù)有關(guān)文獻(xiàn)報道,改變甲醇和氨的配比是得到所希望產(chǎn)品的有效方法,甲醇和氨的比例為1:1.5時是生成三甲胺的最佳條件,而甲醇和氨的比例為1:4時是生成一甲胺的最佳條件。 |
相關(guān)化學(xué)品信息 | |
對氯苯甲酸 N,N'-二苯基-1,4-苯二胺 乙胺丁醇 L-精氨酸 溴甲烷 乙炔 碘甲烷 二甲胺基甲硼烷 二溴甲烷 溴乙烷 溴氯甲烷 丙炔 環(huán)戊噻嗪 間苯二甲酸二苯酯 苯甲酰苯巴比妥 列腺素E1 硫酸羥基氯喹 對羥基肉桂酸 叔丁基肼鹽酸鹽 氧雜蒽-9-甲酸乙酯 對苯二酚二丙酸酯 3'-氨基-2',3'-雙脫氧腺苷 2-噻吩甲胺鹽酸鹽 1-疊氮基-2,3,5-三苯甲酰氧基-beta-D-呋喃核糖 3,3'-二氨基聯(lián)苯胺四鹽酸鹽 甲氨蝶呤二鈉鹽 依替膦酸鈉 N-(2-乙酰胺基)-2-亞氨基二乙酸單鈉鹽 鳥苷-5'-二磷酸二鈉鹽 嗎茚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