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85509-19-9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19105 | 氟硅唑; 雙(4-氟苯基)-(1H-1,2,4-三唑-1-基甲基)甲硅烷 |
英文名:89282 | Flusilazole |
別名: | 1-((Bis(4-fluorophenyl)methylsilyl)methyl)-1H-1,2,4-triazole; Bis(4-fluorophenyl)methyl((1H-1,2,4-triazol-1-yl)methyl)silane |
分子結構: |
|
分子式: | C16H15F2N3Si |
分子量: | 315.39 |
85509-19-9 | |
InChI: | 1S/C16H15F2N3Si/c1-22(12-21-11-19-10-20-21,15-6-2-13(17)3-7-15)16-8-4-14(18)5-9-16/h2-11H,12H2,1H3 |
安全信息 | |
安全說明: | S45:出現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yī)生那里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品容器標簽)。 S53:避免暴露——使用前先閱讀專門的說明。 S61:避免排放到環(huán)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 / 安全數據表。 |
危險品標志: | ![]() ![]() |
危險類別碼: | R22:吞咽有害。 R40:有限證據表明其致癌作用。 R61:可能對未出生的嬰兒導致傷害。 R51/53: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導致對水生環(huán)境的長期不良影響。 |
危險品運輸編號: | UN2588 |
其他信息 | |
產品應用: | 氟硅唑(85509-19-9)的用途: 可用于內吸性殺菌?梢种歧醇脫甲基化。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和半知菌類真菌有效,如蘋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類的麥類核腔菌、殼針孢屬菌、鉤絲殼菌等,球座菌及甜萊上的各種病原菌,花生葉斑病。三唑類殺菌劑,破壞和阻止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導致細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對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對卵菌無效,對梨黑星病有特效。防治梨黑星病,在病發(fā)初期噴藥,每隔7~10d噴1次,連續(xù)4~6次,每次用40%乳油有效劑量40~50mg/L(8000~10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梨黑星病,并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當病害發(fā)生高峰期,噴藥間隔可適當縮短。也可用于蘋果黑星端正和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花生葉斑病,谷類白粉病和眼點病,小麥穎枯病,葉銹病和條銹病,大麥葉斑病等。 |
生產方法及其他: | 氟硅唑(85509-19-9)的制備方法: 1.以易得的工業(yè)原料二氯甲基硅烷為起始物,通過光催化對甲基進行一氯化,然后用4-氟苯基鋰試劑或格氏試劑取代硅上的兩氯原子,最后,碳上的氯原子被三唑取代而得到產物。 2.在三唑取代的反應中,生成了約10%的異構體。通過如下過程?蓪悩嬻w轉化為所需的產物。 使用方法: 噴霧。防治穎枯病、大麥葉斑病,蘋果黑星病、白粉病和葡萄,白粉病及花生葉斑病,持效期7天。 劑型: 福星(Nustar)40%乳油(400g ai/L);Olymp 10EC.,EC(100g/L);WP。 |
相關化學品信息 | |
敵草快 菲 2-甲基-beta-萘并噁唑 8-氯茶堿 2-羥基-5-氯二苯甲酮 2,4'-二氯二苯甲酮 鳥苷酸 醋碘苯酸 3-硝基水楊酸 1,2,3,6-四氫鄰苯二甲酰亞胺 鄰苯二甲酰亞胺 六氫鄰苯二甲酸酐 苯酐 1-萘磺酰氯 1-萘磺酸 鄰苯甲酰苯甲酸 2-(4-氯-3-硝基苯甲酰)苯甲酸 2-(對甲苯甲;)苯甲酸 2-(4-氯苯甲酰)苯甲酸 2-(4-羥基苯甲酰)苯甲酸 4,4'-亞丁基雙(6-叔丁基-3-甲基苯酚) 輔酶A 鄰苯二甲酸丁芐酯 酞磺胺噻唑 辛可卡因 溶劑紅24 1-(2-吡啶偶氮)-2-萘酚 溶劑紅23 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 烯丙孕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