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 Number:96489-71-3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5124 | 噠螨靈; 噠螨酮; 2-特丁基-5-(4-特丁基芐硫基)-4-氯-2H-噠嗪-3-酮 |
| 英文名:75300 | Pyridaben |
| 別名: | 4-Chloro-2-(1,1-dimethylethyl)-5-(((4-(1,1-dimethylethyl)phenyl)methyl)thio)-3(2H)-pyridazinone; Pyridazinone |
| 分子結構: |
|
| 分子式: | C19H25ClN2OS |
| 分子量: | 364.93 |
96489-71-3 | |
| EINECS登錄號: | 405-700-3 |
| InChI: | 1S/C19H25ClN2OS/c1-18(2,3)14-9-7-13(8-10-14)12-24-15-11-21-22(19(4,5)6)17(23)16(15)20/h7-11H,12H2,1-6H3 |
| 物理化學性質 | |
| 性質描述: | 噠螨靈(96489-71-3)性狀: 純品為白色無味結晶固體;熔點:為111~112℃;熔點:111~112℃;儲存條件:0-6°C ;相對密度:1.22 (20℃);蒸氣壓:0.25×10-3Pa (20℃)。 溶解度為:丙酮460g/L,二甲苯390g/L,苯110g/L,正辛醇63g/L,乙醇57g/L,環(huán)己烷320g/L,己烷10g/L,水0.012mg/L 在50℃貯存3個月,在一般條件下貯存2年,在大多數有機溶劑中均穩(wěn)定,對光不穩(wěn)定。 劑型: 20%速螨酮可濕性粉劑。為白色細粉狀,貯存兩年以上。15%速螨酮乳油,為透明油狀液體。貯存兩年以上。10%、15%、20%乳油,15%、20%、22%、30%、40%可濕性粉劑,6%、9%、9.5%、10%高滲乳油及5%增效乳油等。 質量標準: 原藥 顆;蚍勰罟腆w 一等品 合格品 有效成分含量(/%)≥ 95.0 85.0 水分含量(/%)≤ 0.5 1.5 丙酮不溶物(/%)≤ 0.5 1.0 酸度(以硫酸計)(/%)≤ 0.2 0.3 堿度(以氫氧化鈉計)(/%)≤ 0.1 0.2 20%可濕性粉劑 灰白色均勻疏松細粉,無團塊 有效成分含量(/%)≥ 20.0 潤濕時間/分鐘 ≤ 1.5 懸浮率(/%)≥ 75.0 細度(通過44μm篩)(/%)≥ 95 加熱減量(/%)≤ 2.5 pH值 5.0~9.5 15%乳油 穩(wěn)定的均相液體,無可見的懸浮物和沉淀 有效成分含量(/%)≥ 15.0 堿度(以氫氧化鈉計)(/%)≤ 0.1 水分含量(/%)≤ 0.5 酸計(以硫酸計)(/%)≤ 0.3 乳液穩(wěn)定性 合格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45:出現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yī)生那里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品容器標簽)。 S60:本物質殘余物和容器必須作為危險廢物處理。 S61:避免排放到環(huán)境中。參考專門的說明 / 安全數據表。 S36/37: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手套。 |
| 危險品標志: | |
| 危險類別碼: | R23/25: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50/53:對水生生物極毒,可能導致對水生環(huán)境的長期不良影響。 |
| 危險品運輸編號: | UN3077 |
| 其他信息 | |
| 產品應用: | 為廣譜、觸殺性殺螨殺蟲劑,用于棉花、柑桔、果樹等經濟作物上防治螨類害蟲。 |
| 生產方法及其他: | 噠螨靈(96489-71-3)生產方法: 1、2-特丁基-4,5-二氯-3-(2H)-噠嗪酮的制備:將糠醛與濃鹽酸混合,于90~100℃通氯氣氯化,得糠氯酸,收率87%;將鹽酸肼與特丁基醇于82~105℃反應得特丁基肼鹽酸鹽,收率97%;然后將特丁基肼鹽酸鹽溶于5%NaOH溶液,于0~5℃加長糠氯酸四氫呋喃溶液反應30min,再升溫至10~15℃反應30min,得糖氯酸特丁基腙,收率87%;再在苯和醋酸存在下,糠氯酸特丁基腙加熱至35~45℃,反應4h,縮合、環(huán)合生成2-特丁基-4,5-二氯-3-(2H)-噠嗪酮,收率98%。 2、對特丁基基芐硫醇的制備:對特丁基甲苯在偶氮二異丁腈存在下,于68~72℃通氯氯化6h,得對特丁基氯芐;然后將精制的對特丁基氯芐以甲苯為溶劑,在四丁基溴化銨和醋酸的存在下,滴加23%硫氫化鈉水溶液,滴畢后于50℃繼續(xù)反應30min,經后處理得對特丁基芐硫醇,收率92%。 3、噠螨靈的合成:將2-特丁基-4,5-二氫-3(2H)-噠嗪酮和對特丁基芐硫醇,以甲醇為溶劑,再在0℃加入甲醇鈉甲醇溶液,于10~15℃攪拌反應1h,經后處理得噠螨靈,收率96%。 使用方法: 1.茶橙癭螨和神澤葉螨。用20%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2.柑橘銹壁虱。5~9月每視野有螨2頭以上或結果園內有極個別黑(受害)果出現時,用上述防治柑橘紅蜘蛛的濃度噴霧,有很好防治效果,持效期可達30天以上。 3.側多食跗線螨。用20%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尤其是噴葉背面),防治效果較好。持效期亦較長。 4.葡萄上的鵝平櫪始葉螨。用20%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持效期可達30天左右。 5.柑橘紅蜘蛛和四斑黃蜘蛛。開花前每葉有螨2頭、開花后和秋季每葉有螨6頭時,用20%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或15%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很好,藥效可維持30~40天以上,但蟲口密度高或氣溫高時,其持效期要短些。 6.蘋果紅蜘蛛、山楂紅蜘蛛。在越冬卵孵化盛期或若螨始盛發(fā)期用20%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或15%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很好,持效期可達30天以上。 7.蘋果、梨、黃瓜和茄子上的棉紅蜘蛛。用20%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8.葡萄葉蟬。用2%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持效期可達15天以上。 9.番茄上的溫室粉虱。用15%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持效期可達20天左右。 10.玫瑰上的葉螨和跗線螨。用15%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11.茶綠葉蟬和茶黃薊馬。用2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很好。 12.矢光蚧和黑刺粉虱兩者的1~2齡若蟲。用20%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13.棉蚜。用20%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 14.柑橘螨類。在柑橘全爪螨發(fā)生期使用,可濕性粉劑使用濃度為50~67mg/kg,或乳油使用濃度為45~50mg/kg,均勻噴霧,持效期14~21天。 15.蘋果螨類。在蘋果葉螨發(fā)生期使用,可濕性粉劑使用濃度為50~67mg/kg(折合20%可濕性粉劑1:4000~3000倍),或乳油使用濃度為45~50mg/kg(折合15%乳油1:3300~3000倍),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蘋果葉螨,持效期可達14~21天。 16.辣椒葉螨。用藥量為90~135g/hm2(折合15%乳油40~609/畝),常規(guī)對水噴霧。 17.棉花葉螨。用藥量為90~135g/hm2,常規(guī)對水噴霧。 18.梨和山楂銹壁虱。在發(fā)生期使用,使用濃度為50~70mg/kg(折合20%可濕性粉劑1:4000~3000倍),均勻噴霧。 噠螨靈(96489-71-3)注意事項: 1.施藥時應作好防護,施藥后要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洗手、臉等。對人畜有毒,不可吞食、吸入或滲人皮膚,不可人眼或污染衣物等。若傷及皮膚,應立即脫去衣物,用肥皂水沖洗;若傷及眼睛,用清水沖洗;若吸入中毒,應送至新鮮空氣處,松開衣扣,使其呼吸順暢,必要時送往醫(yī)院。如有誤食應用凈水徹底清洗口部,或灌水兩杯后用手指伸向喉部誘發(fā)嘔吐。 2.可與大多數殺蟲、殺菌劑混用,但不能與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等強堿性藥劑混用。 3.藥劑應貯存在干燥和通風處,陰涼、不與食物混放。 4.1年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為收獲前3天。 5.不可污染水井、池塘和水源。剛施藥區(qū)禁止人、畜進人。 6.花期使用對蜜蜂有不良影響。 與其他藥劑的混用: 與滅幼脲混用防治金文細蛾、山楂紅蜘蛛;與樂果、氯氰菊酯混用防治蘋果樹桃小食心蟲、紅蜘蛛;與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混用防治蘋果樹紅蜘蛛、蚜蟲;與三氯殺螨醇、氧樂果、甲氰菊酯、三氨殺螨砜、三唑錫、三磷錫、柴油、四螨嗪、苯丁錫及阿維菌素等混用防治柑橘、蘋果樹等螨類;與異丙威混用(煙劑)防治溫室黃瓜蚜蟲和白粉虱。 穩(wěn)定性: 在50℃穩(wěn)定90d;在pH4、7、9,在有機溶劑中穩(wěn)定;對光不穩(wěn)定,但是乳油在正常貯存條件下可穩(wěn)定大于2年。 包裝及貯運: 20%可濕性粉劑用鋁箔塑料袋裝,每袋凈重100g;15%乳油用聚酯瓶裝,每瓶凈重250g;密封貯存在原裝容器內,放在陰涼、干燥、通風處,不可與食物、飼料混放。 |
| 相關化學品信息 | |
|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氧化苯乙烯 1,2,3-三溴丙烷 1,2-二溴-3-氯丙烷 2,3-二溴-1-丙醇 2-甲基丁醛 1,2,3-三氯丙烷 1,3-二溴-2-丙醇 3-戊酮 1,3-二氯丙醇 3-氯-1,2-丙二醇 1,3-二羥基丙酮 1-硫代甘油 甲乙酮肟 2-氯-N-甲基乙酰胺 1,3-二甲基脲 溴乙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 氯乙酸甲酯 羥乙酸甲酯 環(huán)戊醇 3-吡咯烷酮 2-氯噻吩 1,2-亞乙基硫脲 2-甲基四氫呋喃 gamma-丁內酯 碳酸乙烯酯 2-氨基噻唑 2-巰基噻唑啉 N-甲基吡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