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 Number:123-11-5 基本信息 | |
中文名:15332 | 對甲氧基苯甲醛; 大茴香醛 |
英文名:85508 | Anisic aldehyde |
別名: | p-Anisic aldehyde; p-Methoxybenzaldehyde; Anisaldehyde |
分子結構: |
|
分子式: | C8H8O2 |
分子量: | 136.15 |
123-11-5 | |
EINECS登錄號: | 204-602-6 |
FEMA登錄號: | 2670 |
InChI: | 1S/C8H8O2/c1-10-8-4-2-7(6-9)3-5-8/h2-6H,1H3 |
物理化學性質(zhì) | |
熔點: | -1ºC |
沸點: | 248-249ºC |
折射率: | 1.571-1.574 |
閃點: | 116ºC |
密度: | 1.121 |
性質(zhì)描述: | 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熔點0℃,沸點249.5℃(248℃),144-200℃(28kPa),134-135℃(1.6kPa),83℃(0.267kPa),相對密度1.1191(15/4℃),折射率1.5730,閃點108℃。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溶于苯,不溶于水。能隨水蒸汽揮發(fā)。 |
安全信息 | |
安全說明: | S7:保持容器緊密封閉。 S16:遠離火源。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yī)診治。 S36:穿戴合適的防護服裝。 S45:出現(xiàn)意外或者感到不適,立刻到醫(yī)生那里尋求幫助(最好帶去產(chǎn)品容器標簽)。 S36/37: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手套。 |
危險品標志: | ![]() |
危險類別碼: | R22:吞咽有害。 |
其他信息 | |
產(chǎn)品應用: | 用作香料及制造抗組織胺劑的中間體。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大茴香醛含在茴香油、小茴香油、蒔蘿油、金合歡花油、香莢蘭浸膏等中,由天然原料提取時,用臭氧、硝酸、高錳酸鉀或紅礬鈉硫酸液,在存在對氨基苯磺酸的條件下氧化。從精油中分離出的茴香腦,以黃血鹽、水、亞硫酸氫鈉等適當?shù)姆纸鈩⿲⑵浞纸,切斷丙烯基的雙鍵,就生成大茴醛。該法按茴香腦計算,收率為60。大茴香醛在其從精油里分離出之前就已發(fā)現(xiàn)并合成得到?蓮苯酚、茴香醚、對甲酚甲醚、對羥基苯甲醛等多種原料中制取該品。使用硫酸二甲酯進行苯酚的甲基化,然后用氯甲基化反應使得到的茴香醚中引入氯甲基,并用烏洛托品成鹽,再經(jīng)水解而將氯甲基轉(zhuǎn)變成醛基(索姆萊反應),從而制得對甲氧基苯甲醛。另一種比較有前途的方法是將對甲苯酚甲基化,生成對甲基苯甲醚,然后再氧化而制得。在國外,目前使用重鉻酸鉀;高錳酸鉀或二氧化錳作為氧化劑,在硫酸中氧化對甲基苯甲醚制取。 |
相關化學品信息 | |
固藍BB N,N-二羥乙基苯胺 1-芐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 蒽 4-乙氧基-3-甲氧基苯乙酸 藜蘆醛 2-萘磺酸 癸酸環(huán)戊基甲基酯 3,4-二甲氧基苯乙胺 N,N-二乙基-4-氨基苯甲醛 2-萘氧乙酸 4-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 托品醇 4-氯-2-芐基苯酚 3-甲基苯甲酸乙酯 3-氨基-4-甲氧基苯甲酰苯胺 2,4-滴丙酸 3-(乙基氨基)-4-甲酚 N-哌嗪甲酸乙酯 alpha-甲基苯甲醇丙酸酯 二苯甲酰基甲烷 尼泊金乙酯 苯甲酸芐酯 四硫化雙五亞甲基秋蘭姆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胡椒醛 2-甲氧基-5-甲基苯胺 吲哚 嘌呤 5-降冰片烯-2-羧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