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 Number:7681-57-4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56184 | 焦亞硫酸鈉 | 
| 英文名:36361 | Sodium metabisulfite | 
| 別名: | Sodium pyrosulfite; Disodium disulphite; Disulfurous acid disodium salt; Pyrosulfurous acid disodium salt  |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 分子式: | Na2S2O5 | 
| 分子量: | 190.10 | 
7681-57-4  | |
| EINECS登錄號: | 231-673-0 | 
| 物理化學(xué)性質(zhì) | |
| 熔點: | 150ºC | 
| 水溶性: | 540G/L(20ºC) | 
| 密度: | 1.48 | 
| 性質(zhì)描述: | 焦亞硫酸鈉(7681-57-4)的性狀: 1.本品為白色結(jié)晶或結(jié)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臭氣。 2.相對密度1.4。 3.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醇。 4.水溶液呈酸性,1%水溶液pH值為4.0~5.5。 5.久置于空氣中易被氧化成Na2SO4,加熱至150℃以上即分解出二氧化硫。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yī)診治。  S39:佩戴眼 / 面防護裝置。 S46:萬一發(fā)生不慎吞咽,立刻尋求醫(yī)生的建議(展示產(chǎn)品容器或者標(biāo)簽)。  | 
| 危險品標(biāo)志: | |
| 危險類別碼: | R22:吞咽有害。  R31:與酸接觸釋放出有毒氣體。 R41:有嚴重損傷眼睛的危險。  | 
| 危險品運輸編號: | UN2693 | 
| 其他信息 | |
| 產(chǎn)品應(yīng)用: | 用作化學(xué)試劑(印染和攝影等方面)。 |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焦亞硫酸鈉(7681-57-4)的制法: 由純堿水溶液吸收硫磺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經(jīng)分離(母液回用)、干燥而得。 質(zhì)量指標(biāo):(GB 1893-1998) 主含量(以Na2S2O5計)≥95.0%;鐵含量(以Fe計)≤0.005%;澄清度為稍有微濁;重金屬含量(以Pb計)≤0.001%;砷含量(以As計)≤0.0002%。 吸收法用食品級純堿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焦亞硫酸鈉,經(jīng)精制除雜、過濾、干燥,制得食用級焦亞硫酸鈉。其 Na2CO3+2SO2+H2O→2NaHSO3+CO2 2Na2SO3→Na2S2O5+H2O 將碎硫磺送入燃燒爐,并通人為理論量2倍左右的壓縮空氣,在600~800℃下自燃。經(jīng)冷卻除塵和水洗后送入多級反應(yīng)器,與碳酸鈉溶液進行逆向吸收;吸收液溫度控制在45℃左右,多級反應(yīng)流出的晶漿經(jīng)離心分離,160℃以下干燥即為成品。 O2+S[Na2CO3→NaHSO3[H2O] →Na2S2O5 吸收法用純堿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經(jīng)分離、干燥,制得焦亞硫酸鈉。其 S+O2→SO2 2Na2CO3+2SO2+H2O→2NaHSO3+CO2 2NaHSO3→Na2S2O5+H2O 其它: 1.類別:有毒物質(zhì)。 2.可燃性危險特性:不可燃燒,火場產(chǎn)生有毒含鈉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煙霧。 3.儲運特性:庫房低溫,通風(fēng),干燥。 4.滅火劑: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限量: 1.GB 2760-1996(g/kg):蜜餞、餅干、葡萄糖、食糖、冰糖、飴糖、糖果、液體葡萄糖、竹筍、蘑菇及蘑菇罐頭,0.45;新鮮葡萄(片劑氣化法,以亞硫酸鹽計)2.4(殘留量以SO2計≤0.05,片劑外包裝注明不得食用)。 注: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竹筍、蘑菇及蘑菇罐頭殘留量不得超過0.05;餅干、食糖、粉絲及其他品種不得超過0.01;液體葡萄糖不得超過0.2;蜜餞、葡萄、黑加侖濃縮汁殘留量≤0.05; 2.FAO/WHO(1984,mg/kg):速凍小蝦、對蝦及龍蝦,生制品100,熟制品30(以SO2計);速凍法式炸土豆50(以SO2計)。 3.FDA,§182.3766(2000):不得用于肉類、維生素B,源食品。 4.一般鮮蘑菇用0.03%的溶液浸泡二次,再用0.07%~0.1%的檸檬酸溶液預(yù)煮5~7min,可起護色及改善風(fēng)味的作用。502殘留量不得超過10mg/kg。 5.配制成20%的溶液可用作韌性餅干面團改良劑,增強面粉、面筋強韌性。 毒性: 1.ADI 0~0.7mg/kg(SO2計;包括SO2和亞硫酸鹽類總ADI值;FAO/WHO,1999)。 2.GRAS(FDA,§182.3766, 2000)。 鑒別試驗: 1.試樣液對pH試紙呈酸性反應(yīng)。 2.于試樣的水溶液中,滴人碘試液(TS-124),黃色應(yīng)即消褪。 3.鈉試驗(IT-28)和亞硫酸鹽試驗(IT-30)呈陽性。 4.應(yīng)符合圖09011紅外譜圖。 含量分析: 取0.1mol/L碘液50ml,置于碘量瓶中。取試樣約0.2g(稱準(zhǔn)至0.0002g),加塞放置5min。加2mol/L鹽酸5ml,硫代硫酸鈉標(biāo)準(zhǔn)溶液滴定。近終點時,加0.5%淀粉指示劑2ml,繼續(xù)滴定至藍色消失為終點。 另取0.1mol/L碘溶液50ml,按同樣條件進行空白試驗。 質(zhì)量指標(biāo)分析: 1.鐵 方法同“硝酸鈉(04103)”。 2.水不溶物 取試樣20g(稱準(zhǔn)至0.01g),溶于100ml水中,在沸水浴上加熱半小時,待靜置冷卻后,用已恒重的G4玻璃坩堝抽濾,用熱水洗滌殘渣4~5次,再于105~110℃下烘至恒重。或試樣20g溶于200ml水中,溶液應(yīng)澄清,僅有痕量懸浮物。 3.pH值 取試樣5g,溶于50ml水中、用酸度計測定。 4.重金屬 取試樣1g(稱準(zhǔn)至0.01g)溶于5ml水中,加鹽酸2ml,在水浴上蒸發(fā)至干,殘渣加水bml,鹽酸1ml,再蒸發(fā)至干。用30%乙酸液0.5ml、水20ml溶解殘渣,移入50ml納氏比色管中,加10rnl飽和硫化氫水(TS-120),稀釋至刻度,搖勻,在暗處放置10min,其呈色不得深于標(biāo)準(zhǔn)。標(biāo)準(zhǔn)是取鉛標(biāo)準(zhǔn)溶液(TS-128)2ml,加乙酸溶液0.5ml,10ml飽和硫化氫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于暗處放置10min。 5.砷 按GT-3方法測定。 6.鉛 取試樣1g;溶于10ml水中,加鹽酸5ml,在蒸汽浴上蒸干,將殘渣溶于約20ml水中,以此作為試樣液,按GT-18方法測定,對照液中的鉛離子量取10μg。 7.硒 按GT-28方法測定,試樣量取200mg。 8.硫代硫酸鹽試驗 用硫酸或鹽酸酸化10%試樣液時仍應(yīng)保持澄清。 急救措施: 1.皮膚接觸: 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2.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3.吸入: 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 4.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 運輸注意事項: 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yīng)穩(wěn)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xué)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yīng)防曝曬、雨淋,防高溫。車輛運輸完畢應(yīng)進行徹底清掃。  | 
| 相關(guān)化學(xué)品信息 | |
| 三氯乙酰氯 三氯乙酸 二氟氯乙酸 三氟乙酸 氯化苦 頻哪醇 1,1,2-三氟三氯乙烷 五氟氯乙烷 2-莰酮 曲安奈德 2,2,3,3-四氟丙醇 2-甲基-2-硝基-1-丙醇 氟甲睪酮 乙酸冰片酯 異戊酸龍腦酯 溴百里酚藍 溴甲酚綠 百里酚藍 鉤藤堿 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 乙基(1-甲基丙基)丙二酸二乙酯 乙基(1-甲基丁基)丙二酸二乙酯 戊巴比妥 三苯基氯甲烷 三苯基甲醇 三苯基氯硅烷 三苯基氫氧化錫 二苯乙醇酸甲酯 二苯基乙醇酸 2-乙基己酰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