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 Number:83915-83-7 基本信息 | |
| 中文名:42190 | 賴諾普利; 1-[N2-((S)-羰基)-3-苯丙基]-L-賴氨;-L-脯氨酸 |
| 英文名:22367 | Lisinopril |
| 別名: | (S)-1-(N2-(1-Carboxy-3-phenylpropyl)-L-lysyl)-L-proline dihydrate |
| 分子結(jié)構(gòu): |
|
| 分子式: | C21H31O5N3.2(H2O) |
| 分子量: | 441.52 |
83915-83-7 | |
| 安全信息 | |
| 安全說明: | S22:不要吸入粉塵。 S24/25:防止皮膚和眼睛接觸。 |
| 其他信息 | |
| 產(chǎn)品應(yīng)用: | 賴諾普利(83915-83-7)的用途: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ACE-I),是依那普利的賴氨酸衍生物,是世界上第3個上市的不含巰基的。ACE-I。長效,每日給藥一次,且用量只有卡托普利的1/20,依那普利的1/4,口服生物利用度更好。 療效顯著,對中、重型患者,要優(yōu)于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對心臟無直接作用,不會引起心律失常,無中樞作用,亦無血壓反跳等不良反應(yīng),能用于伴有糖尿病、哮喘、外周血管疾病、精神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癥,及對其它治療藥物有禁忌的高血壓患者。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期長期均有效。 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類的抗高血壓藥。 |
| 生產(chǎn)方法及其他: | 賴諾普利(83915-83-7)的生產(chǎn)方法: 用叔丁氧甲酸間甲苯酯對賴氨酸進行選擇性酰胺化以保護末端的氨基,再用氯甲酸芐酯對α位氨基進行;Wo,得化合物(I)。然后和脯氨酸芐酯縮合,氫解脫去α位氨基上的保護基和脯氨酸羧基上的保護基,再和α-氧代苯丁縮合生成Schiff’s堿,氰硼氫化鈉還原,三氟乙酸水解,得到混旋體,經(jīng)XAD-2聚苯乙烯樹脂填充柱進行光學(xué)異構(gòu)體分離而得到賴諾普利。 化合物(I)(2.20g,5.8mmo1)溶于25ml二氯甲烷,在0℃加入脯氨酸芐酯(1.54g,6.4mmo1)和三乙胺(0.88ml,6.4mmo1)。在攪拌下,一次性加入二環(huán)己基碳化二亞胺(DCC)(1.31g,6.4mmo1),攪拌1h后升至室溫,再攪拌15h。過濾除去產(chǎn)生的白色的二環(huán)己基脲。濾液減壓濃縮至干,剩余物和100ml 乙酸乙酯攪拌均勻。過濾除去不溶的三乙胺鹽酸鹽,濾液依次用1mol/L鹽酸(2×25m1)、飽和碳酸氫鈉溶液(2×25m1)和飽和氯化鈉溶液(2×25m1)洗,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減壓濃縮,得2.85g無色油狀的化合物(Ⅱ),收率79%。 化合物(Ⅱ)(2.85g,5.0mmo1)溶于100ml乙醇,加入0.5g乙酸和(10%鈀-炭催化劑,在室溫和0.28MPa的氫壓下氫化15h。過濾,濾液濃縮至得1.35g白色固體的化合物(Ⅲ),收率78%。 化合物(Ⅲ)(2.68g,7.80mmo1)和2-氧-4-苯基丁酸(6.95g,39.0mmol)懸浮于70ml水,用稀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至Ph=7.0。在8h中,每次2ml,分批加入NaBH3CN(1.47g,23.4mmo1)在28ml水中的溶液。加畢,在室溫下攪拌過夜。和200ml濕Dowex 50(H+,50~100/μm柱一起攪拌數(shù)小時,至無氫氣逸出為止。在此期間,溶液的Ph值降至1~2,并析出黃色的膠狀物。分去該膠狀物,澄清溶液通過裝有400ml新鮮Dowex的柱子,然后洗至流出液的Ph值約5最后用2%吡啶水溶液將產(chǎn)物洗脫。減壓濃縮,得2.75g賴諾譜利粗品,收率87%。 上述得到的粗品可用XAD-2聚苯乙烯樹脂填充柱進行光學(xué)異構(gòu)體分離,也可通過結(jié)晶來分離。把該2.75g粗品溶于10ml甲醇,過濾收集析出的白色結(jié)晶性沉淀,用甲醇洗。濾液濃縮至較小體積,產(chǎn)生更多的結(jié)晶性固體的沉淀。重復(fù)4次,得1.34g在甲醇中不溶的固體。由HPLC可知,其中89%為活性低的(R.S.S)-異構(gòu)體。把溶于甲醇的那部分(約1.41g在5ml甲醇中)加到LH-20柱(2.5×230cm),用甲醇洗脫。收集得1.16g,其中含50:50的(S.S.S)和(R.S.S)。 也可用已用三氟乙;鶎δ┒税被M行了保護的賴氨酸為原料,經(jīng)和光氣反應(yīng),再和脯氨酸縮合,然后和α-氧代苯丁酸乙酯縮合,氫化還原,酸化,水解得到賴諾普利。 苯丙醛用亞硫酸氫鈉作用后,再和氰化鉀反應(yīng),并酸化生成2-羥基-4-苯基丁酸,經(jīng)拆分得到D構(gòu)型的2-羥基-4-苯基丁酸,和芐醇酯化,然后和三氟甲磺酸酐反應(yīng),對2位羥基進行甲磺;乖摿u基在用L型的賴氨酸衍生物對其的取代反應(yīng)容易進行,取代后酸化使賴氨酸的羧基游離,接著和L型的脯氨酸芐酯反應(yīng),最后氫化脫去所有的保護基,得到賴諾普利。 賴諾普利(83915-83-7)的概述: 賴諾普利是新一代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它可抑制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ACE),后者可催化血管緊張素I轉(zhuǎn)換為血管收縮肽,即血管緊張素II。血管緊張素II可刺激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醛固酮。抑制ACE可使血管緊張素II濃度降低從而使升壓作用及醛固酮分泌下降。后者的降低導(dǎo)致血清鉀的升高。 賴諾普利主要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降低血壓,同時賴諾普利亦對低腎素性高血壓有降壓作用。ACE和可以降解緩激肽的激肽酶II相同,但增加血液內(nèi)緩激肽(一種血管擴張肽)水平是否與賴諾普利的降壓功能有關(guān)仍待闡明。與外用李氏藥貼、降壓申貼、懸壓貼等外用中藥貼合用可加強降血壓效果。 口服賴諾普利后血漿峰值濃度一般在服藥后7小時左右出現(xiàn)。但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血漿峰值濃度出現(xiàn)時間有輕微的滯后趨勢。多次用藥后累積有效半衰期為12.6小時。 血藥濃度衰減呈延長末端相,但并不導(dǎo)致藥物積聚。末端相顯示了藥物與ACE可飽和的結(jié)合,這種結(jié)合與藥物的劑量不成比例。賴諾普利與其它血漿蛋白似乎無結(jié)合作用。 賴諾普利經(jīng)由腎排泄,腎功能受損時清除率下降。但只有當(dāng)腎小球濾過率小于30ml/min時,清除率下降才具有臨床意義。老年患者血藥濃度水平及曲線下面積均較年輕人高。賴諾普利可通過腎透析清除。 根據(jù)尿回收率試驗,在用5~80mg劑量范圍的試驗中賴諾普利的平均吸收度大約為25%,個體差異為(6~60%)。 賴諾普利不在體內(nèi)代謝,而以原形經(jīng)尿排出。食物不影響其吸收。 |
| 相關(guān)化學(xué)品信息 | |
| 二苯氨基甲酰氯 4-氨基安替比林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 2,4,6-三羥基苯甲酸 1,8-萘磺酸內(nèi)酯 苊 1-茚酮 3-甲基吲哚 2,6-二氯苯甲醛 3-甲基水楊酸 3-硝基鄰二甲苯 2-氯-6-硝基甲苯 甲基強的松龍 去氧膽酸 beta-谷甾醇 豆固醇 豬去氧膽酸 1-氨基-5-萘酚 1,5-二羥基萘 2,6-二硝基-3-甲氧基-4-叔丁基甲苯 可可堿 2-羥基-1,4-萘醌 5,7-二碘-8-羥基喹啉 魚藤酮 植酸 維生素B2 4-甲氧基肉桂酸 4-三氟甲基苯磺酰胺 1-烯丙基-1H-吲哚-2,3-二酮 2,4,6-三甲氧基苯甲醛 | |
聯(lián)系我時,請說是在愛化學(xué)看到的,謝謝!
此QQ僅用于VIP合作聯(lián)系!